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JP-Word v7.10相对于6.95的改变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此次升级,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。重点有: ** 针对多页大文档,大幅提升操作流畅度和稳定性。 ** 可以导入导出MusicXml文件了,这样就多了一种跟其他乐谱软件交换数据的手段。不过,目前仅支持单声部。 ** 导入和导出midi文件时,可以支持歌词了。 ** 可以导出专供AI歌声合成软件(比如说小冰XStudio、ACE Studio等)的midi文件,从而方便的实现唱词唱谱。 ** 新增主临互转功能,可以把临时声部作为主声部进行编辑修改,大幅提高方便性和效率。 ** 新增"合唱模式",按照声部名称来实现合唱谱的声部独奏(以前是按照声部序号),并且还可以弱化其他声部音量,男声声部降低八度演奏。 ** 新增30多种音值组合,基本上都是多拍。 ** 新增一种页面符号:二维码。 ** 新增旋律线功能,一键添加旋律线,用于音乐教学。 ** 新增“重复操作”功能,集成了局部修改音符、突出显示、添加划拍符号、添加行号等常用功能,大幅提高效率。 ** 新增4种反复结构的播放识别。 ** 调号允许指定八度音区。 ** 视频处理,添加变速变调功能,以及转换成mp3功能。 ** 播放指示条增加3种设置:“衬底(否则覆盖)”、“卡拉OK”、“消除跳动(整拍)”。 ** 播放增加了跳转箭头、遍数指示、预备拍人声计数、圆灯计数。 ** 改进了测速分析、录音录屏、调整录屏区域、自定义反复、播放记号。 ** 增加了多点反复小节线(3点/4点/5点),并且有播放效果;还增加了隐藏音符方式实现的模拟任意延长。 ** 增加原稿窗口,可以鼠标拖拽乐谱图片开启原稿窗口,方便照稿录入。 ** 针对火蜘蛛减字谱输入法进行了优化适配,录入编辑古琴减字谱更加方便。 ** 大量其他细节改进,并修复若干bug。 下面详述。 (A)编辑排版方面 (A01) 改进操作效率和稳定性: 大幅优化操作速度,多页文档操作时更加流畅。相应的,去掉了超过10页的警告。 提取分谱,分谱合成总谱,总谱分解成分谱,重排,等操作,在大文档情况下更加准确稳定。 (A02) 新增主临互转功能,方便修改临时声部: 临时声部对话框,添加了“主临互转”按钮。用法是:双击要修改的临时声部,弹出对话框,点击“主临互转”按钮, 将会在临时声部所在行的下一行插入临时声部的音符。然后就可以对该行进行常规的修改。 然后再次双击那个临时声部,再次点击“主临互转”按钮,就会把临时声部的音符替换成插入行的音符(并且删除插入行)。 主临互转功能将会大幅提升修改临时声部的方便性,在线编辑功能就不太需要了。 此外,按住Shift点击临时声部,以前是进行在线编辑,现在则是主临互转。 还增加了一个“自动设置”按钮,可以针对声部一变二以及第2段旋律略有不同,自动进行通道模式和遍数的设定。 (A03) 改进歌词: 主菜单、右键菜单以及工具栏当中的复制剪切,以及快捷键Ctrl+C和Ctrl+X,操作对象仅包含选区内完整段落的歌词(改成跟6.8版一样的了) Ctrl+Shift+C,以及Ctrl+Shift+X,将会包含选区内的所有歌词(内部先分解歌词,跟6.95的Ctrl+C/Ctrl+X一样)。 Ctrl+Insert,以及Shift+Del,将会完全忽略歌词。 完善删除选区时的歌词。以前删除选区时,如果选区完全包含在歌词段落内部,或者选区跟歌词段落有交叉,那么,就算强制歌词锁定,也无法删除选区范围内的歌词。现在则可以了。 歌词当中的阿拉伯数字,以前被当做汉字,现在则是当做英文字母。 无论是右键菜单当中的粘贴,还是Ctrl+V,都带有非法空白符检测,并且此次新增$200B作为非法空白符。 歌词输入框的右键菜单,以前是默认的系统菜单,现在改成“处理歌词”按钮对应的菜单。 可以鼠标调整歌词垂直位置了:扩展模式,按住Ctrl键再鼠标上下拖动某个歌词,就可以调整那个歌词及其右侧歌词(本行内)的垂直位置。 给分解歌词功能添加了快捷键:Shift+F8。可以有选区或者无选区。 注意:以前,Shift+F8是锣鼓经。现在的改动,将会更加合理(F8添加歌词,Shift分解歌词)。锣鼓经的快捷键目前采用Ctrl+Y。 在修改单个歌词对话框当中,歌词栏允许在前面加入空格了,这样可以实现一些特殊用途,比如说第二段旋律略有不同时的歌词对位。 禁止歌词右标点下方有横线。 修复bug:歌词当中的非法空白符问题。由于总是无条件删除非法空白符,可能导致英文单词全都连在一起。 修复bug: 如果上下两段歌词有重叠,那么按住shift双击歌词时,将会弹出歌词段落对话框,而非单个歌词对话框。 修复bug: 批量删除回车时(标准模式右键菜单当中的“删除回车”、查看菜单当中的“转换成单行”、多声部菜单当中的“压缩行距”),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歌词错位。 (A04) 改进多声部: 新增“合唱模式”: 按照声部名称来实现合唱谱的声部独奏(以前是按照声部序号), 允许声部的各种合并和简化, 并且还可以弱化其他声部音量,男声声部降低八度演奏。 还可以方便的实现声部一变二的独奏。 界面位于工具菜单当中的“合唱模式”。 该功能仅创作版支持。 在多声部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2个勾选,分别是“允许跨页”和“疏密很紧”。 勾选前者之后,就允许选区跨页了,方便一次性处理所有连谱号。 勾选后者之后,有助于避免倚音和升降号的重叠问题。 完善了批量修正连谱号长短功能(多声部菜单,修正连谱号长短位置)。可以适应上下连谱号的重叠和隔开的情况, 完善对齐节拍的算法,大幅减少升降号或者倚音跟小节线重叠的可能性。 可以删除分组连谱号了。方法是:扩展模式,右键菜单,高亮连谱号,删除分组连谱号。 添加分组连谱号时,将会先删除旧的分组连谱号。 声部数量较多时(>20个声部),分谱合成总谱,容易在最后阶段报错“选区不能跨页”。采取措施来避免此问题(原理是调小行距)。 将排版模式下的Ctrl+Shift+D功能,改成了允许跨页操作(但标准模式下还是不允许跨页)。 声部一变二,如果选区位于行首,以前的操作结果是不会出现行首的大括号,现在则专门补上。 多声部重排,允许连谱号内部有空行。 分谱合成总谱,允许选区内有空行。 重排,分谱合成总谱,总谱分解成分谱,可以删除末尾多余的空行。 多声部重排操作,允许使用"4 3x8 5"来表达“第1行4小节,后续8行是3小节,剩下每行5小节”。 多声部常规处理时(Ctrl+D),如果发现选区内存在没有任何音符的小节(比如说标准文字的“间奏略”),将会弹出警告(但是Ctrl+Shift+D等其他操作将不会报错)。 减少健康体检的误报。目前,对分组连谱号、反复圆点都会报告偏离太远。对前多后单的行首隐藏的连谱号, 会报告超出版心(贯通小节线倒是不会误报).现在,遇到(所有的)连谱号和反复圆点,一律不再进行偏离太远和超出版心的体检。 (A05) 改进音符间距: 排版模式,抹黑若干行,然后点击“强制撑满”按钮(或者按快捷键F4),将会弹出强制撑满对话框, 其中有“统一缩放/固定间隙/自动排版”3个广播按钮的选择。并且还有设置小节线右侧间隙的下拉选择,以及疏密的下拉选择。 主要用于尝试解决多声部密集排版时的倚音跟小节线的重叠问题。如果按Shift+F4则是无对话框直接撑满(相当于过去的F4)。 固定间隙方式,可以确保小节线不会跟音符重叠,还可以令“间奏略”等标准文字在小节内部自动居中。 排版模式,右键菜单,添加了“小节内部重排”,内有2项子菜单:控制间隙-很窄,自动排版-很紧。 (A06) 新增30多种音值组合: 主要是多拍组合。比如说:8thDot+16th+8th+8th、8th+4th+4th+8th等。 (A07) 改进音乐教学: 添加了新的音乐教学功能:添加旋律线。位于工具菜单当中。类似于划拍符号(前者表达音高,后者表达节奏)。 在划拍符号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一个“选区同音”按钮,可以针对选区(必须位于同一行)内的音符添加单个的划拍符号,主要用于解决跨小节同音弧线的划拍符号被小节线断开的问题。同时,在“箭头”下拉框当中,添加了一项“仅末尾”。 添加唱名对话框,里面可以自定义7个唱名文字。 工具菜单里面的突出显示功能,其中的音符变色功能,以前用的是扩展符号当中的音符去覆盖,只能覆盖唱名,现在则改用临时声部去覆盖,这样就可以将升降号,高低音点,减时线、增时线、附点一起变色了。 添加唱名时,允许唱名符号的大小<2.0mm。并且令唱名符号的大小跟音符大小相关联。 (A08) 新增“重复操作”功能。针对若干带有对话框的常用功能的重复操作,专门新增了“重复操作”功能。 具体来说,是在标准模式和扩展模式,均添加了一个名为“重复操作”的工具栏按钮。带有右侧小箭头,可以弹出菜单。 标准模式的菜单是“局部修改音符/添加划拍符号/添加唱名/突出显示/添加小节序号/添加行号/添加旋律线/演奏出谱”。 扩展模式的菜单是“突出显示/说明”。 软件启动后,第一次点击“重复操作”按钮,将会弹出相应功能的参数设置对话框。 以后再点击此按钮,将会使用相同参数直接操作(无对话框)。点击按钮右侧的小箭头,将会弹出菜单,可以选择相应的功能。 按住Shift点击“重复操作”按钮,将会弹出对话框。 (A09) 改进符号收藏夹: 给符号收藏夹的右键菜单当中添加2项:替换成乐谱中的高亮符号/添加此符号到乐谱。 按住Shift点击符号收藏夹当中的按钮,就将乐谱当中的高亮符号添加(或者替换)到那个按钮当中。此功能以前是Ctrl+Alt点击,现在则是Shift点击,方便。并且符合逻辑。 (A10) 改进记谱变换: 新增“增删升降号”对话框,位于“工具菜单->记谱变换->增删升降记号”当中。这样,就可以针对选区或者整个文档进行任意升降号的增删了(基于谱面,会改变音高,而以前的改写升降号不会改变音高)。 在移调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一项“升降音使用降号”的勾选。 在改写升降记号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3个按钮:全升,全降,常用。 (A11) 完善浮动工具窗口。给标准模式添加了4个按钮:回车、X、左右圆括号。 (A12) 完善符号。在Ctrl+Q的扩展符号对话框当中,通用1类别,添加了散板记号,Unicode为$F002。 (A13) 完善小节线。小节线对话框(按Ctrl+I,或者双击小节线时出现)当中,新增多点反复小节线(3点、4点、5点), 可以像其他小节线一样编辑修改,还可以被播放识别。 (A14) 完善多连音。多连音对话框,添加了一个“设定减时线数量”的勾选。不勾选时,就不会对选区内音符修改时值(单纯添加弧线)。 (A15) 完善和弦记号。cnn格式的和弦名称,支持加粗级数数字了。比如说,{cnn:[c6]m},代表6m和弦,其中的6是加粗的。 (A16) 完善隐藏功能。隐藏对话框(Ctrl+Shift+H)当中,允许单独设定音符的如下组成部分:唱名、升降号、高低音点、减时线、附点、增时线、倚音、弧线、装饰音(技法)。 (A17) 完善增时线。增加一个选项:增时线固定粗细。默认不勾选。勾选后,将会把缩小风格的音符的增时线加粗到跟普通风格的音符一样。该参数位于选项对话框当中。 (A18) 完善减时线。增加一个选项:减时线延长至附点。默认不勾选。该参数位于选项对话框当中。 (A19) 完善倚音。在选项对话框当中添加一项:缩短倚音尾巴。默认不勾选。勾选之后,令倚音尾巴缩短,并且呈直角拐弯而非弧线。 (A20) 完善减字谱。在选项对话框当中中添加一项:检测适配火蜘蛛减字谱。默认勾选。勾选之后,减字作为歌词和特殊文字时,正确设定其边界矩形,并且自动去除两端的括号。这样方便编辑排版。 (A21) 在批量修改符号对话框当中,添加“特殊房子”和“特殊弧线”两项。 (A22) 标准模式,右键菜单,清理,新增“修正琶音记号”。可以将选区内的所有琶音记号修正长短和位置。 (A23) 标准模式,抹黑多行之后,按下ASDF等音符键,将会弹出“禁止跨行改变选区音符”的报错。目的是防止误操作。 (A24) 完善Ctrl+F功能。完善折行的检测算法,将标准文字也跟着调整, 允许按住Shift点击调整按钮就不再提示“发现折行是否撤销”。 (A25) 标准模式,右键菜单,删除回车,以前是简单的询问,现在则是弹出专门的对话,里面有若干参数。 (A26) 给标准模式工具栏当中的左右圆括号按钮,也允许针对选区操作了,就像是数字键9的功能一样:如果有选区,就针对选区添加或者删除左右圆括号. 无选区时当然还是以前的添加左或者右圆括号。 (A27) 将状态栏当中的显示比例,自定义显示比例对话框当中的数值,从整数改成了1位小数,意思是更加精确。 (A28) 完善弧线末端的箭头,优化其美观度,允许弧线折行之后依然有箭头,扩展模式点击弧线按Q键可以切换箭头的有无。 (A29) 给文本框对话框添加了一个“示范填写”的按钮。同时将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改为下拉框。 (A30) 增大了分行算法的允许误差。应当能避免特殊情况下的某些操作无反应的问题。 (A31) 标准文字对话框,其中的文字框的右键菜单,跟黑三角按钮菜单是一样的。改成了系统默认的右键菜单,这样就方便复制粘贴操作了。 (A32) 修复bug: 如果多连音当中带有附点,将会无法正确的自动识别其时值。特别是如下的6连音:1_.1__1__1__。 (A33) 修复bug: 如果某行的行末没有小节线,那么,标准房子的末端将无法位于下一行第1个小节的末尾. (A34) 修复bug:如果某个临时声部当中的歌词的开头是斜杠,那么该临时声部将会无显示甚至AV异常。 (A35) 修复bug:工具菜单,选项,其中的“尽量连接减时线”功能,基本上不管用。 (A36) 修复bug: 批量添加TK符号的问题,连续的8分音符,希望TK交替添加,但实际上全都是T。 (A37) 修复bug:只有1个声部组的情况下,重排操作失败。原因是总谱分解成分谱时不允许1个声部组。 (A38) 修复bug:如果临时声部的X比例不是1.0,那么存在一系列问题:在线编辑的时候光标定位不准、无法自动对齐主声部、无法反向对齐主声部。 (A39) 修复bug:标准模式,按Ctrl+E出现对话框,点击取消按钮,(此时乐谱依然正常),然后拖动滚动条,乐谱就变成灰色的了!Redraw之后可以恢复正常。 (A40) 修复bug: 歌词当中第1个英文大括号的右侧部分,无法删除空白符。所以,如果没有大括号就正常,如果开头就是大括号,那么根本无法删除任何空白符。这个bug应当很早就有了。 (A41) 修复bug:简易设定词曲作者对话框,词作者栏输入:张三,李四,结果错误。 (A42) 修复bug: 如果Ctrl+R添加的单小节长休止的右侧小节线是隐藏的,比如说多声部谱当中贯通了小节线,那么就会导致Ctrl+B小节序号不对。 (A43) 修复bug:如果光标定位到某页的最后一行,并且下一页只有1行,然后去调小光标行距时,有可能下一页的第1行会出现在本页的顶部。 (A44) 修复bug:设置文本字体对话框,恢复缺省再确定,将会在ABC代码当中产生2行无效代码。 (A45) 修复bug: 很短的尖头平顶的右半边标准弧线,会有毛刺和反白,音符越大越明显。此问题很早就有。中间曾经短暂修复过,后来又再现。 (A46) 修复bug: 抹黑选区按数字键9添加左右圆括号之后,后续符号可能错位。 (A47) 修复bug: 按F4扩展多连音弧线之后,特别是跨小节跨行之后,可能会引发一些时值方面的问题。现在禁止扩展多连音弧线。 (A48) 修复bug: 将音符突出显示后,该音符的弧线和装饰音符号也跟着隐藏了。 (A49) 修复bug: 分谱合成总谱时,移行阶段,可能会出现折行,进而导致操作失败。 (A50) 修复bug:如果文档ABC代码当中没有.fonts或者.options,那么应用模板就无失效了。 (A51) 修复bug: Ctrl+Shift+R和Ctrl+R以及Alt+R,在某些情况下,总是每个小节插入4个休止符,无法正确识别到拍号。 (A52) 修复bug: 如果某文档(确切说是某Song)只有拍号或者标准文字或者小节线,但没有任何音符,那么Ctrl+R/Alt+R/Ctrl+Shift+R操作后只有小节线无休止符。很早就有这个问题了。 (A53) 修复bug: glh格式的垂直波浪线(比如说Ctrl+P添加的琶音记号),在用鼠标或者快捷键改变长短之后,就会变成wlv格式的水平波浪线。很早就有这个问题了。 (B) 播放和动态谱方面 (B01) 新增几种反复结构的自动识别: 1/23/2/3房子外加DS/DC。此时DS/DC之后不经过1房子 1/2/1/2房子外加DS/DC。此时DS/DC之后经过1房子 1/2房子,其中2房子有中间DS 1/23房子,其中23房子中间有DS (B02) 完善播放: 可以自动识别并播放声部一变二了。 新增多点反复小节线(3点、4点、5点),可以像其他小节线一样编辑修改,还可以被播放识别。 标准模式,右键菜单,添加,里面新增一项“模拟任意延长”。它跟变速方式模拟不同,是通过添加隐藏音符的方法来实现的。带有对话框。 在播放选项窗口当中,添加了一个参数:锣鼓经力度。意思是把自动节奏(节拍器和架子鼓)的力度跟乐谱当中锣鼓经的力度区分开。 这样可以单独控制锣鼓经的音量,比如说让锣鼓经静音,但是架子鼓照旧。 工具菜单->选项->播放导出,当中添加一项:变速记号视为辅助信息。默认是勾选。 播放记号当中的渐弱效果,在效果结束之后,专门添加了恢复expression的操作,避免引发后续音量很弱的问题。 如果乐谱末尾隐藏的休止小节当中包含了标准文字,就令播放时不再忽略该小节。 令录屏参数“最小化区域使用边距中心”能够同时响应页面左右边距(以前只能响应左边距)。 播放录屏之前,确保清除高亮。 播放窗口,按住shift点击录音录屏的勾选,将会弹出播放录屏高级设置对话框,但不会勾选上录音录屏。 设置打击乐对话框,添加了自动节奏类型的选择:无/节拍器/架子鼓。 (B03) 完善播放指示条 在播放指示条其他1对话框当中新增两项勾选:“衬底(否则覆盖)”和“卡拉OK”。 前者,将会令指示条位于音符的下层,在深色背景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对比度。 后者,将会令指示条消失,但是音符将会像卡拉OK一样逐渐变色。 前者同时适用于横条和竖条,但主要用于横条。后者只能用于横条。 这2项都会升高CPU占用率。 播放指示条添加一个勾选:消除跳动(整拍)。就是在拍内匀速,而以前是只能在小节内部匀速。这样可以在匀速跟节拍精准之间取得平衡。 在播放指示条其他1对话框当中,新增“圆灯计数”的勾选,代替预备拍的数字方式的计数。 新增跳转箭头功能。播放时,出现跳转框的同时,新增跳转箭头(位于指示条所在小节的右侧),指向跳转框。 在指示条设置对话框当中添加了“遍数指示”的勾选,默认为勾选。专门针对某个小节被多次反复(比如说非洲鼓谱以及戏曲谱当中的无定次反复)的情况。 如果某个小节被连续重复播放,将会在其右上角出现"x3"字样,意思是正在播放该小节的第3遍。并且,此时也会有跳转箭头。 在指示条设置对话框当中添加了“人声计数”的勾选,默认为勾选。预备拍计数时将会女声喊出“一二三四”。 播放滚屏,在缓慢上移状态下,至少要播放完第1行乐谱,才会开始缓慢上移,以便让标题等内容有更多的停留时间。 完善隐藏指示条的算法,使其避开局部修改过门颜色的情况。 将指示条竖条的“适中”宽度,略微调大了一些,使得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指示条内部的文字。 (B04) 完善mp3测速分析: 启动测速分析,将会首先弹出新增的选择对话框,内有3项:开始新的测速分析/自动加载同步文件/手动加载同步文件。 自动加载同步文件,将会根据和当前乐谱的文件名的相似度来匹配查找对应的同步文件(在乐谱文件的相同文件夹内)。 指示条停留定位,现在考虑了6/8等所有拍号,以及前后16节奏等特殊情况。 添加快捷键:Ctrl+S保存同步文件,Ctrl+Shift+S另存同步文件,Ctrl+Z撤销最后新加的同步点。 添加按钮:“换mp3”,“重置”。去掉了“优化”和“加载”。 大量其他细节优化。 (B05) 完善“调整录屏区域”对话框: 可以实时显示录屏边框; 新增21:9的比例选择; 新增“乐谱区/最小化”的录屏范围选择, 新增“适应页宽”按钮。功能是保持乐谱缩放比例不变,调整窗口宽度来适应乐谱的页面宽度。 以及其他大量优化。 (B06) 完善调号识别。在标题的简易设定调号拍号对话框,以及Ctrl+K的添加转调对话框当中, 新增一项“升降八度”的下拉选择:(无)/降低八度/升高八度。意思是允许调整调号对应的八度音区。这样就彻底解决了调号相关的八度问题(无须借助播放记号)。 ABC代码是这样:{1=bBg},这种调号代表高八度的bB调。类似的,{1=Ad}代表低八度的A调。此种ABC代码跟旧版兼容。 (B07) 完善自定义反复: 将片段参数,添加了“遍数”。便于理解和操作。 还增加了两个小按钮:上一条、下一条。用于顺序浏览各个片段。并且,浏览片段时,会自动移动乐谱令片段的左上角可视。 添加了一个“片段双列显示”的勾选。 (B08) 完善录屏功能: 录屏范围的选择,将以前的“主窗口”去掉,换成了“16:9(竖)”。此种方式下,录屏区域的高度就是整个乐谱区的高度,宽度始终是高度*9/16,并且水平方向位于乐谱区居中。 在录屏其他对话框当中,添加一项“最小化录屏时的水平边界”的下拉选择:仅版心不外扩/外扩至系数2.0处/外扩至中心处/外扩至页面边界。 勾选录音录屏后,弹出同名文件的警告,在该警告对话框当中添加一个新按钮:继续操作(原文件自动改名)。 点击该按钮,就会将“Jpw录屏-康定情歌.mp4”改为“Jpw录屏-康定情歌(1).mp4”,从而可以继续操作,避免覆盖。 在录屏完成对话框当中,新增一个“另存为”按钮。还可以记住上次的另存位置。 (B09) 完善视频处理: 视频处理对话框当中,新增“变速变调”按钮。实现了变速变调,方便跟学跟唱。 视频处理对话框当中,新增“转换成mp3”按钮。用于将wav/flac/ogg/ape/acc/m4a等格式转换成mp3。 (B10) 完善自定义锣鼓经音色功能(位于播放窗口->选项->设置打击乐当中): 将锣鼓经音色条目列表的编辑框,改成了列表框,添加了“转成序号”和“转成名称”两个按钮。 新增“添加或者修改锣鼓经条目”对话框,里面可以选择至多3种音色。 在缺省的锣鼓经音色列表当中,添加了B和S,用于非洲鼓。 (B11) 完善播放记号: 添加播放记号时,允许光标定位到任意位置(比如说小节线的右侧)。如果光标左侧不是音符,那就实际添加到光标右侧的第1个音符上面。 给播放记号对话框添加了预览功能。 加入了遍数控制界面; 给渐强减弱添加了恢复参数。 细化符号的显示,比如将PV细化成了PV=V/Y/E/K/B/C,分别是音色、音量、音效、移调、表情、控制器; 给音色卡片加入了界面实时更新代码和实时预览功能。 (B12) 完善即点即播: 播放窗口,把鼠标指针移到要跳转的音符,按G键,就会光标定位到到该音符并开始播放。 跟鼠标即点即播功能相比,此法不会有系统警告声。 (B13) 将播放窗口当中的“收藏夹”按钮改名为“示范曲”,以便与符号收藏夹区分。同时不再允许增删其中的曲目。 (B14) 开启播放窗口时,如果发现当前文档当中的显示出来的变速记号多于4个,就会弹出警告,告知隐藏变速记号的方法。 (B15) 修复bug: 如果同一个小节有多个位于旋律上方的临时声部,那么最多只有1个临时声部可以被自动识别播放。 (B16) 修复bug: 文档中间(不位于开头)插入的用于变速的标准文字"{J=60}",播放时无效。 (B17) 修复bug: 升降号的播放问题。还原2,后跟一个2,有弧线,结果播放出2个音。 (B18) 修复bug: 播放指示条高度不是“较高”时,并且“尽量不移”时,滚屏后会可能看不到第一行上方的临时声部(以及其他符号),就算占位也不行。同样,滚屏前可能会看不到最后一行下方的歌词(以及其他符号)。 (B19) 修复bug:如果带有弱起小节,并且标题当中没有指定速度,并且第1个音符标记了PT速度,那么播放时的初始速度将会是120,而不是PT速度。进而导致“测速分析时同步但常规播放不同步”的问题。 (B20) 修复bug: 同一个小节内部,先有PT变速,然后有Ctrl+J变速,那么播放结果不对(可能会出现音符缩短静音或者重叠和声的情况)。 (B21) 修复bug:mp3测速分析时,如果只有1个同步点,并且文档有大量变速记号,那么顶部的速度显示杂乱不稳。 (B22) 修复bug: 抹黑选区再从光标播放,播放的第1个音符位置不对。 (B23) 修复bug: 第2声部独奏,横条,前奏,每个小节都断一次。 (C) 导入导出方面 (C01) 可以导出MusicXml文件了: 位于文件菜单->导出当中。支持倚音、和弦、多连音、弧线、小节线、歌词,房子。支持换拍、转调、变速。但只能单声部(不能多声部)。 (C02) 可以导入MusicXml文件了: 位于文件菜单->导入当中。支持倚音、和弦、多连音、弧线、小节线、歌词,房子。支持换拍、转调、变速。 目前只能导入第1声部。允许拖拽xml文件到主窗口直接打开。 该功能仅普通加密狗版和创作版支持。 (C03) midi导出可以包含歌词了: 在播放选项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“设置文本”和“快捷方案”2个按钮,前者弹出新增的对话框,可以设置utf8/歌词/唱名等参数。后者则是弹出菜单:侧重播放/侧重出谱/歌声合成。 在midi导出参数设置对话框当中,新增“歌声合成”(该功能仅创作版支持)。 这样,可以方便的跟西贝柳斯等其他乐谱软件交换乐谱了,还可以直接生成小冰XStudio等虚拟歌手软件所需的midi文件。 导出歌词时,支持反复!甚至支持多声部!有智能化的歌词识别算法。 歌声合成和侧重出谱时,允许反复,包含歌词,但忽略装饰音。 (C04) 改进midi导入: 完善了自动调整通道的的算法,现在可以每个音轨对应一个通道(当然上限是16个)。 可以导入歌词了,并且可以自动识别utf8编码。导入时有“识别歌词”的选项。默认勾选。 可以识别多连音了。导入时有“识别多连音”的选项,默认勾选。以前仅能识别总时值为4th的3连音。现在则可以8th的3连音、2th的3连音、4th的5/6/7/9连音。 可以自动确定量化分辨率了。有“自动分辨率”的选项。如果发现已经被良好量化过,则选择32th分辨率,否则就是16th分辨率。从而可以自适应多数歌谱。 可以插入转调变速了,插入的是标准文字。 以前,速度数值是整数。现在改成了2位小数,更加精确。 修复bug:midi导入,经常误报“自动修正了调号”,但实际上没有修正(也无须修正)。 修复bug: 开头是散板,那么导出midi再导入,开头的拍号将会是1/4。如果散板当中有不是整拍的小节(比如说1.5拍),那么还将会造成音符位置错乱。 (C05) 在导出midi参数对话框当中,添加了一个广播按钮:使用现有播放参数。同时把以前的“现有参数不变”改为“使用上次导出参数”。 这样就实现了导出midi不会影响到播放(以前,导出midi时如果选择了侧重出谱之类,会导致后续播放时临时声部不发音)。 (C06) 采取措施,尝试解决个别情况下导出word时报错:导出第X页时出现异常:此方法或属性无效,因为剪贴板是空的或无效。 (C07) 将导出word时的默认的Emf格式,从EmfOnly改成了EmfDual,从而解决一个问题:默认方式(Auto)下,导出Word,里面的图片(特别是印章样式的落款)会有明显锯齿。 (D) 其他 (D01) 重新分配各个版本的功能: 取消陶笛版,将陶笛谱功能下放到普通加密狗版当中。 将加密狗版的移调功能以及修改多彩模式配色功能,均下放到专业版。 (D02) 新增一种页面符号:二维码。位于页面模式下的工具栏当中。 (D03) 查看菜单当中新增一项“原稿窗口”,专门用于浏览原稿图片,便于照稿录入。还允许拖拽图像文件到主窗口直接开启原稿窗口。 (D04) 文件菜单当中新增一项“网络分享”,可以将当前乐谱的源文件或者pdf文件或者mp4文件复制到剪贴板,方便网络分享操作。 (D05) 设置文档颜色,以及设置指示条颜色时,添加了9个新的颜色条目(名称从Custom1到Custom9)。这些新增颜色以粉红色系为主。 (D06) 新增一篇图文教程《播放、动态谱》;删除一篇图文教程《附录1:重要界面概览》。 (D07) 完善查找文件功能:动态显示已找到文件数量;添加了一种文件类型:mp3同步打包文件(mp3同步打包_*.zip)。 (D08) 页面模式,如果鼠标点击处有多个页面符号重叠,将会选中最小的那个页面符号。方便选中页面符号。 (D09) 打开文档时自动检测ABC代码当中的无效行数量,并给出警告。在“修复ABC代码”当中也有显示。但无修复功能。 (D10) 转换成单页时,删除所有分页符,确保能够转换成功。 (D11) 多页乐谱,按住Ctrl滚轮缩放时,可以确保不会跳页。 (D12) 通过鼠标滚轮来滚动文档时,提高精细度。还可以按住Shift或者Alt来加快或者变慢。 (D13) 开始工作对话框:彻底删除了成就功能;最近文件列表添加了滚动条;新增“打开剪贴板文件”的按钮。 (D14) 软件启动时将会对系统区域设定进行检测。如果设成意大利之类的地方,将会弹出警告。因为此种设置将会导致把ABC代码当中的逗号当做小数点,进而引发很多奇怪的问题。 (D15) 操作指南当中,搜索关键词时,以前区分了大小写,现在改为不区分大小写,这样可以搜索到更多的内容。 (D16) 安装文件夹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变动,新增了若干子文件夹。 (D17) 修复bug:双击jpwabc文件启动软件,如果有“打开文件失败”之类的报错,将会显示出全部工具栏按钮。 (D18) 修复bug:如果在优盘当中运行软件,拔掉优盘再退出软件,将会无法退出,始终报错。